Skip to content

了解 2024 年起新 PSLE 评分制度:家长详细指南

如果您是新加坡小学孩子的家长,可能已经听说PSLE(小六会考)的评分方式和中学分流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。从2024年开始,孩子们将用“成就等级(AL)”取代以往的T分数(T-score)来评定成绩,同时原来的快捷(Express)、普通学术(Normal Academic, N(A))和普通工艺(Normal Technical, N(T))分流也被新的全科目按程度分班(FSBB)和“派位组别(Posting Groups)”所取代。

这些变化乍看之下让人觉得复杂,甚至有些焦虑。没关系,这篇文章会用轻松易懂的方式,一步步为您讲清楚:

  • PSLE的新评分结构
  • 基础科、母语高级课程和免修母语学生的处理方式
  • 取代旧分流制度的新“派位组别1、2、3”是如何运作的
  • 与旧T分制相比的新系统有什么不同
  • 常见的家长误解与澄清
  • 中学阶段如何通过FSBB灵活学习
    还会通过几个具体示例,帮您理解不同分数的孩子将如何进入中学并规划未来。

让我们一起看下去。


什么是成就等级(AL)?

在新的PSLE评分体系下,每门科目不再给出精确的小数T分数,而是会根据孩子的成绩划入8个成就等级(AL),用以反映学生掌握该科目知识的程度,而不是与同届学生直接比较。

各AL的分数范围如下:

AL原始分数范围
1≥ 90
285 – 89
380 – 84
475 – 79
565 – 74
645 – 64
720 – 44
8< 20

也就是说,孩子只要落在相同的分数段,就会拿到同一个AL。例如考了86分或88分,都属于AL2,这避免了以往因为1、2分的差距就拉开很大差距的情况。

❗ 特别提醒:

  • 新系统下,没有所谓的“及格分”或“通过分”,PSLE也没有“通过”或“不通过”之说。这是一个用于决定最适合孩子在中学阶段起点的安置考试。
  • 评分是基于标准,不是基于同届排名,没有配额,也不采用常态分布(bell curve)。孩子的成绩反映的是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,不是排在同届第几名。

如何计算PSLE总分(PSLE Score)

孩子的PSLE总分就是四门主科AL的简单相加,包括:

  • 英文
  • 母语(华文/马来文/淡米尔文)
  • 数学
  • 科学

总分范围从4(最好)到32(最弱),分数越低表示整体表现越好。例如:

  • 英文 AL3
  • 数学 AL1
  • 科学 AL2
  • 母语 AL2
  • PSLE总分 = 3 + 1 + 2 + 2 = 8分

这跟以往需要复杂计算的T分制不同,非常直观。

由于AL是以固定标准来评分的,孩子之间如果成绩相近,就会被归在同一个AL,这样可以减少因为几分之差而排名悬殊的压力。相比以前用T分制时,几乎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分数,新系统下,大家出现相同总分(比如都有8分)的概率更高,也就减少了微小分数差距引发的大焦虑。


基础科(Foundation)是如何计算的?

对于需要更多巩固基础的孩子,可以在小学五六年级选择部分科目(如英语、母语、数学、科学)以**基础科(Foundation Level)**应考。

基础科会按以下等级评定:

基础科等级分数范围转换为标准科AL
A75 – 100AL6
B30 – 74AL7
C< 30AL8

在计算PSLE总分时,基础科成绩会以对应的AL6~AL8纳入。因此,最好的基础科成绩也只相当于AL6。这是公平的做法,确保基础科不会因为难度较低就对标准科学生不公。

很多家长会担心:“孩子读基础科是不是就注定不能上快捷班了?”其实并不是。

  • 只要孩子的四科总分(换算后)在对应范围内,就依然可以进入最高的派位组别(原快捷)。
  • 举个例子,如果孩子读基础华文拿到AL A(相当于AL6),其他三科都表现好(比如AL2、AL3、AL3),总分就是6+2+3+3=14,仍可进入原本快捷课程对应的派位组3

所以基础科是帮孩子在小六阶段以较适合他们的步伐学习,并不是锁死未来。


母语高级课程(HMTL)如何计算?

一些孩子会选修高级母语(HCL/HML/HTL),这是为了培养对双语更深层次的掌握。但需要注意的是:

  • 高级母语成绩不计入PSLE四科总分。PSLE总分依然只取英语、数学、科学、标准母语四科。
  • 那为什么要选修高级母语?
    • 如果孩子报考特选中学(SAP School),且总分 ≤14 分,则高级母语成绩可以在与他人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提供优先录取优势。
    • 例如两个孩子都是8分,但一个有HCL优等(Distinction),另一个没有学HCL,那么SAP中学会优先录取有HCL的学生。

除了这种情况,高级母语不会影响普通中学的派位。


母语免修或读替代语言怎么办?

部分孩子因为特殊原因(如新加坡非母语背景、学习障碍等)可申请母语免修或用亚洲/外语代替母语。这些孩子会被分配一个母语成绩,用于形成四科总分。

MOE的原则是:

  • 按照他们英语、数学、科学的水平,参考同类学生所获母语成绩,分配一个 AL6~8 的母语分数。
  • 确保既不会比读基础母语的孩子更有利,也不会吃亏。

这样保证了公平。


为什么从T分制换成AL制度?与旧制度比较

🔍 T分制的问题

  • T分是以同届学生为基准,通过统计方法(平均数和标准差)计算的,因此是相对排名制。
  • 一个孩子多1分就可能拉高几名,导致家长和学生为那“临门一脚”压力巨大。

🌱 AL的优势

  • AL是标准参照的,只要达到该水平就进入该AL,和同届人无关。
  • 不再把孩子微小的分数差拉开排名,降低无谓的竞争。
  • 这样也避免家长为了那2、3分而四处报补习的“卷”。
  • 由于AL分段设计(高分段窄、低分段宽),在保证区分顶尖学生的同时,也不过度区分中后段学生。

MOE的目标很明确:让PSLE回到其原本定位——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,引导他们走向最适合自己的中学课程,而不是激烈的零和排名比赛。


取代分流的新“派位组别”与全科目按程度分班(FSBB)

2024年开始,原来的快捷(Express)、普通学术(N(A))、普通工艺(N(T))分流取消,改为:

PSLE总分对应派位组别开始大多数科目学习级别
4 – 20派位组3G3(原快捷)
21 – 22组2或组3G2或G3
23 – 24派位组2G2(原N(A))
25组1或组2G1或G2
26 – 30*派位组1G1(原N(T))

26–30还要求英文与数学至少达到AL7

中学将根据派位组别录取,但一旦入学,学生将在不同科目按最适合自己的G1/G2/G3等级学习。例如:

  • 数学很好可以读G3(原快捷难度),母语弱可以从G2(原N(A)难度)开始。
  • 每年都有机会根据表现上调或下调。

同时,班级将是混合派位组别编成的,孩子们一起上美术、设计、公民教育、CCA等,避免像以前那样同一个班全是快捷或N(A)。


常见误解 & 真相

误解1:新制度会更难 / 更易
✅ 真相:PSLE试题和课程难度并未因评分方式改变。

误解2:AL6就是“及格”= 45分合格
✅ 真相:PSLE没有“及格线”,每个AL只是反映不同掌握程度。

误解3:AL段距不平均,对中等生不公平
✅ 真相:中段分数段(AL5、6)宽,是因为大多数学生落在这个范围,细分意义不大,能更合理区分。

误解4:孩子拿基础科就不能上快捷
✅ 真相:只要四科总分到位,基础科成绩也可进派位组3。

误解5:更多学生会被抽签决定学校
✅ 真相:MOE模拟显示,约90%学生无需抽签,只有极小部分分数、国籍、志愿顺序都相同才需要抽签。

👩‍👩‍👧‍👦 家长常见问题FAQ

📌 Q1:新PSLE评分下,多少分才算“及格”?是不是AL6(45分)就算过关?

没有所谓的“及格分”。
PSLE并不是一个合格/不合格的考试,而是用来安排孩子最适合的中学学习起点。AL1到AL8只是不同程度的掌握,没有“50分过关”的概念。只要孩子总分符合派位条件,就能进入对应的中学课程继续升学。


📌 Q2:孩子如果选基础科,是不是以后就不能上快捷?

不会。
只要四科(含基础科换算的分数)加起来总分在派位组3的范围(4-20),就依然可以进入原“快捷”等同的G3学习层次。基础科只是在小学阶段用较适合的节奏帮助孩子打好根基。


📌 Q3:新的系统会不会让更多学生需要抽签?

大多数孩子都不需要抽签。
MOE的预测数据显示,约90%的学生不会进入抽签环节。只有当两名(或更多)学生:

  • 同分
  • 同样是公民/PR/国际生
  • 且把同一所学校排在同样的志愿顺序
    竞争最后一个名额时,才会抽签。

📌 Q4:新系统是不是比以前更难了?

考试难度、课程内容都没变。
新的AL只是换了一种更宽松、更标准化的分级方式。跟以前的T分制不同,不会因为换了评分而更难或更易。


📌 Q5:孩子如果拿到AL7或AL8,会不会很惨?

不会的。
AL7或AL8只是表示在该科目需要更多加强。系统会安排孩子从适合的层级(例如G1)开始继续学习,还能在中学逐步提升不同科目的级别,没有固定锁死。孩子依然可以在其他科目发挥长处。


📌 Q6:新的制度是不是取消了快捷、普通学术、普通工艺?

对,名字取消了,但学习层次还在。
取而代之的是:

  • 派位组1、2、3用于入学分配
  • G1、G2、G3用于不同科目按程度学习
    这样既保留不同学习深度,又减少标签化。

📌 Q7:如果孩子以后表现好,还能换回更高的层次吗?

当然可以。
FSBB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在不同科目按能力调整。如果孩子在某科表现很好,学校可以在年中或年末让他升到更高的级别(例如G2升到G3)。同样,如果某科太吃力,也能先降一级,打稳基础。


结束语:用平和心态看待新PSLE

新的PSLE评分和中学FSBB制度,核心理念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学习。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板分流、标签化,而是灵活地在不同科目按能力级别学习,还能每年调整。对于家长来说:

  • 不必再因为几分之差而过度焦虑。
  • 多关注孩子在哪些科目有优势、在哪些需要多点支持。
  • 多和老师沟通,了解适合的学校、课程组合。
  • 最重要的是,帮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。

记住:PSLE只是教育旅程的一个阶段,真正重要的是孩子在未来如何持续成长、持续学习。

Author

杨老师拥有十多年本地教学经验,熟悉教育部大纲,非常善于激发学生对于华文学习的兴趣。通过使用她亲自开发的教材——这些教材不断接受更新和完善——杨老师能够迅速提高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和应试技巧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,持续提升成绩。 杨老师也曾经营一间补习中心,非常熟悉本地学生在华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,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华文过程中的常见误区。她的经验和方法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,帮助学生和家长一起克服学习华文的障碍,从而在华文学习的旅程上更加顺畅地前行。

Yang Laoshi Logo

Register for trial class